面對高齡生育浪潮,細胞治療為內膜問題帶來新選項
在台灣,愈來愈多女性選擇延後生育。根據衛福部統計,35 歲以上懷孕的產婦比例持續上升,高齡初產已不再罕見。然而,年齡所帶來的,不只是卵巢功能下降,更多時候,是子宮內膜「容納生命的能力」正在逐漸減弱

許多高齡婦女在接受試管嬰兒療程時,反覆面臨「胚胎品質不錯,卻總是著床失敗」的難題。深入檢查後,常見的是:子宮內膜厚度不足、血流不良、對荷爾蒙反應遲鈍,甚至有患者因過去接受流產手術、子宮搔刮,演變為Asherman 氏症候群(子宮腔沾黏),進一步影響內膜功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項土耳其巴赫切利夫勒醫院(Medical Park Bahçelievler Hospital)的再生醫學研究,為台灣的高齡生育女性帶來了新的可能。


自體骨髓細胞移植,重新喚醒子宮內膜
這篇研究的核心,是將患者自身骨髓中取得的有核細胞(aBMNC),在體外進行分離與濃縮後,回輸至子宮腔內,以啟動內膜修復與血管再生機制。

研究結果令人鼓舞——接受此治療的患者中,多數出現子宮內膜厚度增加、月經週期恢復,部分更成功懷孕。這些案例證明:即便內膜曾經受損,仍可能藉由自身細胞修復再生。

研究者推測,aBMNC 所含的間質幹細胞與免疫調節細胞,能透過促血管生成、組織再生與局部微環境調整,協助原本沉寂甚至纖維化的內膜恢復活性。這種機制與荷爾蒙刺激完全不同,提供了難治型患者另一條療癒的可能途徑。


關鍵步驟:細胞處理的穩定性
要讓這種治療真正走入臨床,有賴細胞製備流程的標準化與安全性。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即使用了Sepax 自動化細胞處理系統,進行骨髓樣本中 aBMNC 的分離與濃縮。

Sepax 提供封閉式、無菌操作環境以完成細胞處理,確保細胞活性與回收率,並降低人為誤差與感染風險,這樣的平台為療效穩定與臨床推廣創造了條件。

Cytiva Sepax C-Pro

隨著生育年齡延後與不孕率上升,過去少見的子宮內膜問題,如今逐漸成為台灣生殖醫療的日常挑戰。而這項研究展示了細胞療法在生殖醫療上的可行性。當細胞處理技術日益成熟、安全性與規範化達標,未來這類療法的可近性也將逐步提升。


References
1. 衛生福利部 (2023)。國人生育年齡上升 高危險妊娠風險漸增 掌握孕期5原則 守護母嬰健康
2. Arikan G, Turan V, Kurekeken M, Goksoy HS, Dogusan Z. Autologous bone marrow-derived nucleated cell (aBMNC)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endometr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sherman’s syndrome or with thin and dysfunctional endometriumJ Assist Reprod Genet. 2023;40(5):1163-1171. doi:10.1007/s10815-023-0272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