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揚行團隊於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參與了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智慧急重症醫療國際會議」。這場會議集結了國內外急重症與外傷醫療領域的專家,針對「智慧醫療」、「複合式災難應變」與「韌性醫療」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
應對災難與創傷:強化急救鏈的「韌性」
我們特別關注由台灣外傷醫學會所規劃的專場議程,聚焦於災難應變與外傷照護的整合實務。其中,國軍左營總醫院分享FRSD(Forward Resuscitative Surgical Detachment)前進外科小組如何在野戰與災難現場快速執行搶救與前置手術;而亞東醫院的BORP(Backup Operating Room Project)備援手術室團隊則展示了如何在大型災害或醫院系統中斷時,維持急重症手術的持續運作。
在這些需要快速穩定傷患、爭取黃金救命時間的場景中,Belmont Rapid Infuser 的高速加溫輸注能力正是實現「快速復甦、對抗低體溫性休克」的關鍵支持,可協助前線醫療團隊在惡劣條件下維持病人生命徵象並提高搶救成功率。此外,在災難發生、醫院資訊系統暫時中斷或低光源的環境中,MTP ScoreKeeper 也能協助醫療團隊在執行大量輸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 MTP)時,清晰追蹤輸血品項與比例,確保團隊協作與決策準確無誤。
同時,新北市消防局分享的「院前輸血流程」也令人印象深刻。這項機制能讓重傷患者在送達醫院前即獲得初步輸血治療,爭取寶貴的救命時間,標誌著台灣緊急醫療服務(EMS)在重度創傷救治上邁向更積極的階段。未來,我們也期待Belmont Buddy Lite 攜帶式輸液加溫器能在這樣的院前急救與災難應變場景中發揮效能,協助醫護人員在嚴峻環境中維持患者核心體溫,提升救治成功率。

精準血液管理 (BPM):節約與精準的雙重目標
在臨床輸血與病人血液管理(PBM,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方面,三軍總醫院與大林慈濟醫院也提出了值得關注的研究。兩院分別探討了以血栓彈力圖(TEG/ROTEM)輔助臨床輸血決策,以及結合自體血液回輸系統的應用,如何在大出血病人處置與災難醫療中有效減少異體血輸注需求、提升整體血液利用效率。這些理念與新揚行代理的Haemonetics Cell Saver自體血液回收系統及相關血液管理解決方案相互呼應,展現了「智慧、節約、安全」的臨床價值。
透過這次會議,我們再次深刻體會到「韌性醫療」不僅是一個系統概念,更是一種跨領域整合的行動力。從災難現場的即時處置到手術室的血液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能因為更好的設備、更完善的流程而多一分成功的機會。新揚行也將持續關注台灣外傷醫學與急重症領域的發展,並致力於引進能真正協助臨床的解決方案,與醫療團隊一起守護更多生命。
